近日,國內多所高校
紛紛在Nature上發表研究論文
我國頂刊論文發表再次迎來新一輪大爆發
其中包括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等
此外,四川農業大學也在Nature Genetics
在線發表了研究成果
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大學
3月2日,電子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喬梁教授團隊在超導新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發現了無限層鎳氧化物超導體(鎳基超導)超導電性的關鍵性元素(H)和奇異電子態(間隙位s軌道),為鎳基超導領域的發展開辟了嶄新的思路。研究結果以“Critical Role of Hydrogen for Superconductivity in Nickelates”為題,在Nature雜志在線發表。物理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物理學院2019級博士生丁翔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
該研究得到了來自英國Diamond光源、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成都大學、北京大學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等課題組的鼎力支持。其中,部分物性測試由成都大學高等研究院多功能物性測量系統(PPMS)完成,成功驗證了霍爾效應。這也是成都大學的首篇Nature正刊。
▲圖源 ?電子科技大學官網
▲圖源 成都大學官網
西南交通大學
3月2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刊發西南交通大學未來技術研究院吳廣寧教授團隊科研“Ladderphanecopolymers for hightemperaturecapacitive energy storage”。該成果是電氣工程、化學、材料、工程熱物理等多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由吳廣寧教授團隊和上海交通大學黃興溢教授團隊等單位合作完成。
西南交通大學未來技術研究院于2021年12月成立。研究院以建設人才特區為契機,將引領前沿、學科交叉、融合創新貫穿于建設與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重點實施未來技術研究院新型學科交叉行動、未來技術研究院交叉型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未來技術研究院有組織科研專項行動;重點發展新能源領域的雙碳技術、新型儲能、太空電站方向,以及新材料領域的能源材料、生物材料與信息材料方向,全力在交叉領域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
▲圖源 西南交通大學官網
四川農業大學
3月3日,四川農業大學草業科技學院黃琳凱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了題為“Pangenomics identifies structural variation associated with heat tolerance in pearl millet”(美洲狼尾草泛基因組構建、結構變異挖掘及耐熱機制解析)的研究成果。
該研究構建了首個美洲狼尾草圖形泛基因組,也是全球首個牧草領域圖形泛基因組,將為牧草基因資源挖掘及育種提供重要資源。該研究還揭示了狼尾草耐熱的分子機制,將為相關物種如玉米、小麥和水稻的耐熱研究提供重要信息。該研究將在保障糧食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圖源 四川農業大學官網